|
今后,在农村办一场“热闹”的家宴,可能需要提前备案。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从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日前该局出台《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对农村自办宴席加强监管。
“农村自办宴席是餐饮监管中的风险高发环节。”该局一名负责人透露,出台新规的初衷时为保障全省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让家宴吃的放心。
根据《意见》的规定,农村自办宴席将实行备案指导制度,即就餐人数50人以上的农村自办宴席活动实行承办者主动申报和信息员上门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备案;对就餐人数在300 人以上的,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派员进行现场指导。
此外,还将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农村自办宴席厨师持证上岗制度,从事农村自办宴席的厨师,必须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并主动向所在地乡(镇)进行备案登记,定期参加当地举办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农村自办宴席用食品及原料检查制度也将建立。”该负责人表示,今后对于申报备案举办农村自办宴席的群众,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要对其进行食品安全检查指导,严禁其采购过期变质和“三无”食品。
“加工场所和用具清洁消毒制度也将落实。”该负责人称,监管人员会督促承办者做好农村自办宴席场所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并要求原料与成品及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
|